青岛滨海学院刘志明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6-04-20浏览次数:21

        为配合孙承武院长在《院长工作报告》中提出的“全力做好升本创建工作”这一要求,2016年4月18日18:30,青岛滨海学院副院长王永春教授、宣传部长刘志明教授一行在W206报告厅给我院师生作了一场以“民办高校的成长之道”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。报告会由管理学院院长高延良博士主持,管理学院师生二百余人认真聆听了报告。
        学术报告由刘志明教授主讲,他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,介绍了由青岛滨海职业学院到青岛滨海学院的发展轨迹,并从中提取了民办高校发展的成长经验:
        1.开拓创新是事业灵魂。这就需要敢为人先,开启事业之门;抢抓机遇,使事业高歌猛进;锐意改革,使事业永葆生机。
        2.用心办学是事业根本。它包括养学生之“心”、操教师之“心”、厚事业之“基”三个方面的内容。
        3.锤炼特色是事业成长必然。锤炼特色需要差异切入,特色带动,以德树人,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;以习育人,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;以文化人,塑造健全完善人格。
        4.立足务实,这是民办南宫28做事基本原则。
        对于民办高校的阶段定位,刘教授指出:经过三十年发展,民办高校已经由纷繁杂乱、万马奔腾的“战国”激进时代,进入规范办学、历练内功、转型发展、打造品牌的平稳发展期。对于民办高校生存发展,刘教授做出四点认识:
        1、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的大浪淘沙进入尾声,现存南宫28在中国高校队伍中基本站稳脚跟,生存作为危机,局限于少数南宫28。
        2、民办高校建校初期构想已基本实现或略有突破,以硬件设施为考察对象,各校办学积淀初步完成,亟待优化。
        3、民办高校自我规范意识、自我规范能力显著提升,为历练内功、转型发展做好了铺垫。
        4、各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,而其发展潜力的挖掘能力与落实程度决定民办高校未来格局。
        所以,当前民办高校的紧迫大计为顺应大势,实施民办高校成长“四战略”挖掘本身发展潜力。“四战略”为:生存战略、发展战略、竞争战略、可持续战略。四者相辅相成,共同构成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战略的组成部分。
        1.生存战略。在民办高校生源危机持续存在、经济形势不容乐观、传统培养与需求错位、与国办校竞争在所难免的大环境下,民办高校务必保证南宫28招生就业两旺势头,构成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保障循环:招生势头旺——生源质量高——办学质量好——就业有保证——社会声誉好——招生势头旺。
        2.发展战略。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包括水平多样化战略和垂直多样化战略。水平多样化战略以市场价值为导向,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,激发个性活力,满足多样需求;垂直多样化战略要求顺势而为,适应需求,上行下移,拓展领域,打造龙头。
        3.竞争战略。中国高等教育布局面临深度调整,民办高校则处于深度调整和竞争发展的最前沿。由于在法律政策、政府工作层面等发展大环境上,民办高校仍处于尴尬境地。所以,民办高校只能从自身做起,选准竞争基点,从专业设置寻求差异化发展、高水平办学搭配适度收费、坚持质量优先原则、打造优秀师资队伍、坚持服务社会首先服务家庭的原则这几方面做好竞争准备。
        4.可持续战略。文化是可持续战略发展的纽带,为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,民办高校应全方位构建包括硬件建设、内化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内的大南宫28本文化。
        学院领导、知名教授李庆祥副院长莅临会场并坚持两个多小时听完了整场报告,他对本次报告给予了好评并对王院长一行表示了衷心感谢。
        本次报告会系管理学院主办的首场学术报告会,为我院“升本创建”工作带来了有益启迪,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。